2021年7月份靈修進度表

作者:張鈞莉 老師

1 以賽亞書56 11 以賽亞書66 21 馬可福音10
2 以賽亞書57 12 馬可福音1 22 馬可福音11
3 以賽亞書58 13 馬可福音2 23 馬可福音12
4 以賽亞書59 14 馬可福音3 24 馬可福音13
5 以賽亞書60 15 馬可福音4 25 馬可福音14
6 以賽亞書61 16 馬可福音5 26 馬可福音15
7 以賽亞書62 17 馬可福音6 27 馬可福音16
8 以賽亞書63 18 馬可福音7 28 詩篇 73
9 以賽亞書64 19 馬可福音8 29 詩篇 74
10 以賽亞書65 20 馬可福音9 30 詩篇 75
            31 詩篇 76

 

RPG 禱 讀 經 文

日期 章  節 經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
7/4 賽54:2-3 要擴張你帳幕之地,張大你居所的幔子,不要限止;要放長你的繩子,堅固你的橛子。 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;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,又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。
7/11 賽60:1-2 興起,發光!因為你的光已經來到!耶和華的榮耀發現照耀你。 看哪,黑暗遮蓋大地,幽暗遮蓋萬民,耶和華卻要顯現照耀你;他的榮耀要現在你身上。
7/18 可1:17-18 耶穌對他們說:來跟從我,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。他們就立刻捨了網,跟從了他。
7/25 可10:44-45 在你們中間,誰願為首,就必作眾人的僕人。 因為人子來,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,乃是要服事人,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。

7/1     
       
以賽亞書  第56章    

 

經文要義

  • 1-8 歡迎外邦人和太監:1-2:再呼籲百姓「守公平」;「行公義」。此非得救恩的條件,而是回應神救恩的表現。並以「守安息日」為遵行神旨意的代表(4;6)。3-7:外邦人,和太監都可來。打破申23:1-6被閹割的及外邦人不得進耶和華的會之規定。3「與耶和華聯合」:意指歸依耶和華。7:歸依神的外邦人所獻的祭同樣蒙悅納,神的殿成為「萬民禱告的殿」。8:神不斷招聚「別人」歸併以色列。
  • 9-12斥責失職的領袖:百姓的領袖被稱為「看守的人」、「牧人」,理應傳達神的啟示或心意,教導百姓走正途,但卻失職,如狗貪食、自私好酒。9「田野…林中的諸獸」:指以色列的敵人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本章前後分別提到哪三種人?有何對比?與我有何關係?
  • 神說「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」(7),在新約、在我,有何應用?

默想應用

  • 救恩的突破性:接續上章的「及於萬物」,本章強調神的拯救是:

1.突破國籍限制(3;6-8):過去神揀選亞伯拉罕及其子孫,但當神拯救擄民時不限於以色列人,外邦人只要:a.內在心志上──與耶和華聯合;b.外在行為上──守公平行公義,都可蒙恩,不再「分別」(3)。

2.突破生理限制(3-5):太監原本不能入耶和華的會(申23:1),又自覺得是「枯樹」,今卻必在神的殿中被記念,有名號,比有兒女的更美。只要他們:a.外在──謹守安息日;b.內在──揀選神所喜悅的事、持守祂的約,就必有一個名賜給他們,永不被剪除。殘疾不再是殘疾!今我們也都能靠主恩典脫離肉身和屬靈上的不能生養,突破生理和靈性上的限制!

二、善行的必要性:今日我們熟悉新約「因信稱義」的真理,常強調信心而不靠行為;但由上二項可知,信主的人也應活出善行。要「守公平」;「行公義」,而以具體的「守安息日」和「手不作惡」為表徵。這是回應神救恩的表現。神的賞賜和期許;我們的信心和行為,都是互相平衡的。我們不是倚靠行善得救,但既然得救,就應活出善行。

三、恩典的平衡性:本章還呈現一個更大的平衡,是應許恩典(1-8)和指責罪惡(9-12)相平衡。正如同前文一再強調神的審判不僅是審判,而是為了勸勉人悔改;同樣的,當神應許賜福、廣施恩典,祂也同樣是在呼籲悔改,好使人配得上所蒙的恩典。拯救不是盲目、無標準的;恩典不是廉價、可揮霍的。越是蒙恩,我們越要警惕這一點。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
7/2

  

以賽亞書 第57章

經文要義

本章接續上章末段,指責百姓(不只領袖)所犯的罪。

  • 1-2續上章,領袖失職使得義人受苦,甚至去世也無人記念。但其實早逝使他們得免將臨的刑罰,是變相的祝福。
  • 3-13斥責崇邪者:3「巫婆的兒子」:指百姓行巫術。「姦夫和…種子」:百姓拜巴力行淫。4:崇邪者譏諷、藐視先知。5:百姓「殺了兒女」向偶像獻祭(參代下33:6)。6「光滑的石頭」:在石柱上抹油,視若神明。「床榻」:即行淫處。8「在門後…紀念」:指在家裡私下拜邪神。9-10「王」:偶像摩洛的字意。百姓為摩洛抹油和香水。「遠方」:到遠方的廟宇去拜偶像;也指猶大遣使不遠千里向亞述求援。12「你的公義」:百姓自以為做得對。13「所聚集的」:指百姓所拜的偶像。
  • 14-21安慰謙卑悔改的人。14:呼籲人除掉罪惡。15:聖潔的神不獨超然地處於受造物之上,也住在謙卑者的心內。16:人經不起神永遠發怒,所以神止息怒氣,憐憫祂所造的人。19「我造就嘴脣的果子」:神使受擊打的子民轉悲為喜,發出讚美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我們常嘆「好人不長命」,本章提供了什麼解答(1-2)?給我什麼啟發?
  • 神至高至聖,但又同時具有哪些特性?我經歷過祂的哪些層面呢?

默想應用

一、死亡的恩典性(1-2):我們總是傷逝、悼亡,先知卻指出死亡是:

1.人不記念,神記念(1上):想想哪個更寶貴?

2.免了禍患,享平安(1下-2):也是應該感恩的!

二、罪惡的污染性:上章指出領袖失職,但罪惡不會只限於此,而是:

1.從領袖到全民(3-4):百姓也都成「巫婆的兒子;姦夫和妓女的種子」

2.從宗教到道德(5-6):拜偶像不僅是屬靈的淫亂;也真的落入淫行。甚至殺兒女獻祭,罪無可逃!人離了神就迅速腐化。

3.從個人到家庭(7-8):從「青翠樹下」走進「門後門框後」,登堂入室。

4.從社會到政治(9-10):政策也受影響,自卑自賤打發使者多帶貢品去見「王」,與陰間的惡者同列,或說卑賤行惡直到下陰間。

5.從行為到心靈(11-13):因恐懼而說謊(11),又被愚弄,自以為義。

三、神行事的平衡性:這裡讓我們再一次讚嘆神的:

1.既超然,又入世:祂至高至聖,卻又住在謙卑者的心內(15)。

2.雖擊打,也醫治(16-18):罰惡時又憐憫人因受苦而發昏,故醫

3.賜平安給遠處,也給近處的人(19):神定意賜福,神也無所不在,人其實不必遠求(參9)。

 

靈修筆記

 Top of the page


7/3

以賽亞書  第58章

經文要義

本書末段(58-66章)論到末後的榮耀。58-59章先解決罪的問題。

  • 1序言:對先知的託付。神要他極力向百姓說明他們的過犯。
  • 2-12關於禁食:2-5:百姓外表禁食,行為卻不相稱。6-9上:禁食的實義是使公義彰顯。9下-10:討神喜悅的途徑:除掉惡行,並心存憐憫;11-12討神喜悅的結果:生命滋潤豐盛,後代也必蒙福。
  • 13-14關於守安息日:要以神為樂。13「掉轉腳步」:指不做平日事務。「私話」:無聊的話。14「以你祖…產業養育你」:指得回迦南地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本章提出應如何禁食和守安息日?由此可看出神行事的原則是怎樣的?又如何將這些原則應用在今日呢?

默想應用

這可能是論禁食和守安息日最清晰醒目的經文,顯示神的原則是:

一、優先解決罪的問題:神有極大的榮耀將要降下來(60-66章),但榮耀與罪惡不能並存,因此祂一再地:

1.說明人的罪惡:包括:a.點破犯罪的心理(3上);b.描摹罪惡的實況(3下-4);c.陳明神原本的心意(5-7);d.應許人遵守的獎賞(8-14)

2.差遣神的僕人:本書原本就是基於神主動尋找、差遣先知警告世人之作(參6:8),本章更記明神要求先知要「大聲喊叫,不可止息;揚起聲來,好像吹角」(1),祂的心何等迫切!

人都不喜歡被指正、被嘮叨,誰能體會神向人「說明他們的過犯」(1),以便能提供救贖、彰顯祂榮耀的心意呢?有沒想過神其實可以不必說明這些,高坐天上對我們天打雷劈就好?祂幹嘛要說?

二、強烈譴責形式主義:神對罪的定義和標準,和人不同,他強調:

1.表裡一致:人以為「神」是屬於宗教範圍的,只要作些宗教活動即可應付(2-3上),殊不知耶和華鑒察人心,祂要的是生命的實質!

2.道德實踐:而內在的生命是藉外在的行為表現出來,因此神悅納的是釋放被欺壓的(6)、賙濟貧窮(7)等良善、公義之舉。

以上二項,一關乎先後;一關乎內外,掌握此二重點,討神喜悅不難。

三、豐盛賞賜大過要求(9-12):神要的不多(如上二、1.;2.兩項),但祂大大賞賜順服的人。包括:

1.從現在(10下)到後世(12):綿延不絕。

2.從外在(有光、引導、骨頭強壯)到心靈(心滿意足):價值不菲。

3.從自己(10下-11)到他人(12):擴增不已。  神給的比要的多得多!

靈修筆記

 Top of the page


7/4

以賽亞書  第59章

經文要義

上章是人向神犯罪,本章指出人對人所犯的罪(1-15),及神的拯救。

  • 1-8罪使人與神隔絕。1-2:神不是耳聾或無力拯救,而是人犯罪與神隔絕。此回答58:3百姓發出的問題。5「菢毒蛇蛋」:惡人滿肚毒計。「菢」:孵蛋之意。「結蜘蛛網」:編織欺騙的網。
  • 9-15上 百姓認罪。9-11:罪惡導致人在黑暗中摸索,救恩遙不可及。12-15上:承認過犯。整個社會沒有公義,義人反受惡人欺負。
  • 15下-21耶和華施行救贖。16:無人代求,神主動干預。「以公義扶持自己」:或譯「以自己的公義扶持他」,較合語義。17:神在「公義;拯救;報仇;熱心」中完成救贖,祂又如同穿戴「鎧甲;頭盔」全副武裝的壯士,戰勝一切仇敵。18「眾海島」:指遠方的國家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本章使我對罪、對拯救增加了哪些認識?我的經驗符合這些認識嗎?
  • 神施行拯救,但人須符合什麼條件呢(參9-15上)?

默想應用

  • 罪惡的特性:本章極其生動地描寫了犯罪的可怕後果:

1.罪的嚴重性──使人與神隔絕(1-2):神的沉默並非因神缺乏能力或慈愛,乃因人犯罪違背了神的聖潔。只要清除了障礙,神從未改變!

2.罪的污染性──使人徹底墮落(3-4):手、指頭、嘴唇、舌頭無一潔淨;世間無一人公義誠實,只有虛妄、謊言。

3.罪的毒化性──使人散播毒素(5-6):品格腐化產生毒素,如孵養毒蛇蛋,踏破就竄出無數毒蛇;又像結蜘蛛網,人一沾著就被毒害。

4.罪的迷途性──使人道路彎曲(7-8):歷盡坎坷,不知何為平安。

5.罪的盲目性──使人暗中摸索(9-11):毫無光明,彷彿瞎子、死人。

二、救恩的特性:在罪惡中毫無盼望的人,竟有拯救臨到!且是基於:

1.神知道一切:上述一切罪的情況和結果,耶和華都看見了。祂知道人的:a.無義:沒有公平(15下);b.無人:無人拯救和代求(16);c.無能:人不能自救,需要「一位救贖主」(20)。

2.神主動施恩:當神見無人拯救、代求,而「甚為詫異」時,反應不是責怪,而是「就用自己的膀臂施行拯救,以自己的公義扶持他」!人連求神赦罪都不會,也不能,完全是神主動施恩!何等恩典!

3.神完成榮耀:神「以公義為鎧甲,以拯救為頭盔」,在自己的屬性中行救贖(17);祂施行報應(18),目的在彰顯自己的榮耀(19)。

4.神設立救主:最感人、最偉大的預言開始了──必有一位救贖主來到,神要與人立新約,直到永遠(20-21)!哈利路亞!

 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
7/5

以賽亞書  第60章

經文要義

60-66章暢述末世神輝煌的榮耀。本章先述物質的豐盛。

  • 1-3黎明初現:黑暗的時代要過去,神的救贖將臨。2「黑暗」:指百姓被擄巴比倫的慘況,或指天國開始前世界的情景。
  • 4-9萬國向錫安進貢:西方船隻運來眾多的貨物(5;9),東方的商隊運來各國的名產(6-7),百姓也都回歸。8「飛來如雲」:指悔改的列國人。
  • 10-16萬國歸降錫安:10:指外邦君王協助建築聖城城牆,或指外邦信徒加入建立天國。13:聖殿也獲重建。「腳踏之處」:即聖殿。15-16:錫安從羞辱轉為榮耀。「萬國的奶」:形容列國的財富。
  • 17-22錫安的榮美:被神重建的錫安在物質、政治、靈性、道德各方面都榮美無比。17:用金屬建造錫安,顯示其堅固;榮美;繁榮。

問題思考

l本章從哪些層面描寫末後的榮耀?顯示神的哪些作為?

默想應用

本章預言神在末世要彰顯的榮耀,不但給我們終極的盼望、啟示教會發展的異象,也與我們個人息息相關,因其中包含著:

一、神的作為:不論在末世,或現今,神都在作的榮耀之事有:

1.發光照耀(1-2):錫安城被吩咐要「興起發光」,不是她自己會發光,而是「因為你的光已經來到」。錫安的光輝是耶和華榮光的反射。

2.調度萬有(4-9):耶和華調兵遣將,運用一切資源來「榮耀我榮耀的殿」。大海的貨物、列國的財寶、牲畜都被聚集獻祭;眾民也由「他施的船隻」(遠洋貨船)載來,或「如鴿子向窗戶飛回」(搭飛機)

3.統管萬國(3;10-16):萬國被神召來來就近光;君王要來服事這城,不事奉的就必滅亡;素來苦待神百姓的人,其子孫要前來屈膝下拜.

4.轉化價值(17-18):神要「拿金子代替銅…拿鐵代替石頭」,將低質轉換成高價;又「以和平…公義為你的監督」,提升道德品質。

二、人的回應:「錫安」不但實指耶路撒冷,也代表教會,和我們個人。對於神的榮耀、大能的作為,我們只要:

1.觀看;並喜樂讚美(4-5):「你舉目向四方觀看…你心又跳動又寬暢」

2.領受;並奉獻建殿(5-9):萬國的財寶聚集,是為榮耀神的殿。

3.被建造;成為累代的喜樂:從被撇棄的成為福延子孫的(10-16)。

4.被管理;產生完全的榮耀:當我們交出主權,便價值倍增(17-18);興起發光,便有神作永遠的光(19-20);被神管理,便成為義人、永遠得地為業,從至小的族加增千倍(21-22)。有如此好事!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
7/6

以賽亞書  第61章

經文要義

從末後物質的豐榮,本章轉到內在屬靈的實際,預言彌賽亞的工作。

  • 1-3僕人的使命:本是以賽亞自述,耶穌曾指明這話應驗在他身上(路4:18-19)。1「用膏膏我」:耶穌受膏見太3:16;徒10:38。「謙卑的人」:新約引作「貧窮的人」(路4:18)。2「恩年」:即禧年(參利25:8-17)。3「公義樹」:被神栽種(參60:21),又被神稱為公義,能榮耀神。
  • 4-9僕人使命的果效:歷來荒涼之城得重修;錫安居高位,外人要成為僕人,神百姓倒稱為祭司,得加倍的好處。神與子民立永約。
  • 10-11感恩讚美詩。先知代表以色列民向神感恩,發出讚美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本章說出了基督的哪些層面?
  • 神給基督徒哪些應許(4-9)?我都領受到了嗎?

默想應用

本章是最偉大的彌賽亞預言之一,明確預言了:

一、彌賽亞(基督)的身分(1上):基督是父神藉著聖靈所膏立,降世作順命的僕人,遵行神「差遣」完成神救恩的計畫。

二、基督的工作(1下-3):先知描繪了基督降世所負的使命有:

1.傳好信息:報救恩的「好信息」即「福音」(可1:1)給心靈貧窮謙卑者.

2.醫治:不但醫身體,也醫「傷心的人」;不但醫治,且「醫好」。

3.釋放:基督來使「被擄的得釋放,被囚的出監牢,報告耶和華的恩年」,即神悅納人的禧年。「得釋放」本義為「視力恢復」,故路4:18作「瞎眼的得看見」,指人心眼得開啟,從魔鬼壓制下得自由。

4.報仇:指神替選民向敵人申冤;也指審判不信者。耶穌在會堂讀經時未讀「神報仇的日子」以下,故學者以1-3項是耶穌第一次降臨的工作,以下描述祂第二次降臨時的工作。其實二者常是互見的。

5.安慰:安慰一切悲哀的人,即那些頭蒙灰、靈憂傷的(3)。

6.代替:安慰之法,是華冠對灰塵、喜樂油對悲哀、讚美衣對憂傷之靈的代替。完全褪去舊有的,以新的取而代之。煥然一新。

7.委任:視人為自己栽植的;稱人為公義樹;好使神自己得榮耀!

三、福音的特色:由上述基督的工作,我們明白神的救恩總是看重

1.內心:先給心靈謙卑的;傷心的(1)…後賜外在加倍產業(7)。

2.鬆綁:得釋放、出監牢和神的恩年,都意在解開捆綁。

3.徹底:三個「代替」(3)之工顯明生命全然翻轉,徹底改變。

4.榮耀:救恩的目的,是叫神自己得榮耀。「為自己的名」(詩23:3)

福音確實令人「大大歡喜」(10)。給基督徒的應許(4-9)也是。請自閱。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
7/7

以賽亞書  第62章

經文要義

本章對錫安(即耶路撒冷)的祝福和禱告,也將實現在今日的教會裡。

  • 1-5為錫安深深祝福:1-2:要禱告到錫安被完全更新為止。2「新名」:名字代表本性、特徵及歷史等,得新名代表重建、完全更新。3節即錫安新的性質;4節即錫安的新名稱。「有夫之婦」:本如寡婦的錫安竟成為君王彌賽亞尊貴的妻子。
  • 6-9神為錫安設立守望者,在城牆上不斷禱告。「城」:以賽亞時代耶城尚在,但已預言日後被擄時城遭拆毀,須重建。8-9錫安不再有外敵侵擾,可安居樂業。9「聚歛」:指收割莊稼。
  • 10-12禱告的實現:拯救者使贖民回歸。10:呼籲百姓預備道路歡迎被擄之民歸回,並豎立大旗指引回歸之途。「門」:指錫安的城門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以賽亞是對什麼事「必不靜默」?我心中最放不下的又是什麼呢?
  • 本章如何祝福錫安?有幾個「必」?這對我祝福教會有何啟示?

默想應用

本章深深激勵我們愛教會、愛神國度的新耶路撒冷之心:

1.一個決心(1;6):提到錫安神的城,先知呼喊出一個「必不靜默、必不息聲」的禱告的決心,必要為之祈求到底!這樣的決心穿越兩千七百年時空震撼至今,還要繼續震撼「直到」末世,禱告完全成就為止。

2.兩重心願(1下-2):禱告什麼呢?先知一願錫安被建造成熟,城中的公義和救恩(二者為同義詞,參51:5;6;8)如光,對列國發射出去;二願列國都得見此公義和榮耀,而心生羨慕,以錫安為「可讚美的」(7);稱神百姓為「聖民」(12),亦即他們都歸向神。對錫安的愛不是個人或國族主義,是普世的,從神國度著眼的大關懷。

3.百分百的確據(2下-5):因為著眼點崇高,先知對於禱告成就擁有絕對的信心,這城得一個新名;作為冕旒;不再被稱為撇棄的,荒涼的;被稱為「我所喜悅的」,和「有夫之婦」。有異象的禱告,就看見異象;在信心中禱告,就愈禱告愈有信心。

4.許多的守望者(6):而有異象有信心的禱告是有感染力的,從先知一人,發展成在錫安城上各點都「設立守望的」,「他們」和他同樣「必不靜默」、「晝夜」禱告!

5.神人雙方都不歇息(7):為何能夠這樣眾人同心,又不停止地禱告呢?原來因為有神。是神對錫安不停止的愛和祝福,激勵了先知,傳遞到眾守望者,都不歇息地禱告,再用這不歇息的禱告去使神不要歇息,直到禱告成就。神人同工,天地一體。禱告是這樣一件美事!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
7/8

以賽亞書  第63章

經文要義

錫安要得祝福必須先被潔淨,63-65章便是從潔淨到祝福的過程。

  • 1-6審判上路。1「以東」:象徵一切抵擋以色列,或反對神的人。「紅衣服」:衣服沾血。「紅」與「以東」字根同。2「踹酒醡」:以東以產葡萄酒馳名,而神施行刑罰也如人在酒醡踹葡萄。
  • 7-64:12先知的代求。先知代表百姓向神認罪,求神使國家復興。
  • 7-14追憶神過往的恩惠,嘆息百姓辜負神的恩典,以致遭受刑罰,失去神的同在。「深處」:指紅海。「如馬行走曠野」:喻百姓平安走過紅海。「彷彿牲畜下到山谷」:喻百姓進入安息。
  • 15-19求神拯救百姓:15-16:求神如昔日一樣彰顯祂的慈愛和能力。17-19:求神回轉,重新接納選民,讓他們歸入祂的治權下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本章哪些地方讓人感受到神(基督)的孤獨?我應如何與主同心呢?
  • 從以賽亞為百姓的代求,我學到哪些禱告的原則?

默想應用

一、當人失望、孤獨時,會心懷苦毒拂袖而去;但當神對人期待落空,卻是轉而自己去拯救百姓,審判仇敵(5; 59:16)。故知救恩是

1.神自己的單獨事工:全然不包括人的功勞。

2.無條件的恩典:施給那些並沒有資格得救的人。

3.按照神的定旨先見成就:不因任何人事物更改。

這是福氣;也是警惕。更應善體神的心意,與祂同心。

二、從以賽亞為百姓的代求,也可知禱告的原則和內容是

1.先稱頌神(7-9):按照神一切所作、所賜的,述說祂的美德和大恩,祂揀選並愛了以色列,與他們「同受苦難」。

2.認罪(10):認識,並認同自己和同胞的罪,完全明白是我們「悖逆,使主的聖靈擔憂」,才招致神的攻擊。

3.相信(11-14):從回顧神的作為,產生「照樣,祢也引導祢的百姓,要建立自己榮耀的名」的信心。

4.放膽直求(15-64全章):無論千苦萬難也要認定神(15-16),毫不猶疑地向主陳述苦情。信心的禱告不講客套,就求吧。

三、本章這段禱告還顯示了幾個關於禱告的真理

1.積極正向:先知回述歷史,確信神的美善今天仍「照樣」(14)。回顧是為站穩、為前瞻;而非責怪或定罪。禱告時要拒絕負面思想。

2.別無倚靠:禱告就是奉耶穌的名來到神面前,先知連他們的祖宗亞伯拉罕、雅各都不倚靠(16),我們更無須倚靠任何人或天使。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
7/9

以賽亞書  第64章

經文要義

接上章,繼續禱告。這篇禱告因是以百姓的名義所寫,被稱為「民族之詩」;又因所指的百姓是留在錫安的餘民,故亦稱「餘民的禱告」。

  • 1-3呼天喚地:求神裂天而降,向敵人顯出祂的威榮來。1「願你裂天而降」:求神現身干預。2「火」:神如烈火,審判敵人。
  • 4-7向神認罪:4-5上:只有耶和華神為等候祂的人行事。「人未曾聽見…」:比較林前2:9。5下-6:清楚認罪。「污穢的衣服」:人竭盡所能也無公義可言。「好像風…吹去」:罪惡把人越來越吹離神。7:不求告神就是罪了。
  • 8-12求神息怒並垂顧。8:先知相信百姓雖然遭遇苦難,卻因著神慈愛的管教和塑造,不致滅絕:10-11:描繪耶路撒冷悲慘的光景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「願祢裂天而降」傳達出先知禱告時的什麼心情?我有這樣禱告嗎?
  • 本章又使我對禱告增加了哪些認識?我應怎樣調整我的禱告生活?

默想應用

這篇禱告文字很美,而更美的是先知禱告時的:

一、滿心迫切(1-3):「願祢裂天而降」的呼喊,表現出先知的迫切感。這迫切感來自於:

1.對神的認識:神不是沉睡不醒,或能力有限(參59:1),祂如烈火,滿有能力;又大發熱心,樂意參與人間事。

2.對歷史的理解:「祢曾行我們不能逆料、可畏的事」,神向來作「人未曾聽見、未曾耳聞、未曾眼見」的事,且必定為等候祂的人作!

3.對仇敵的憤慨:他急於「使祢敵人知道祢的名,使列國在你面前發顫」。我們今若對魔鬼的詭計感到不平,代禱也不會不關痛癢。

4.對同胞的愛:代禱最主要的動力還是愛和憐憫。有10-11節的看見和感受,自然會問神、問自己:「有這些事,你還忍得住嗎?」

二、頭腦清醒:禱告是屬靈的事,但並非不用頭腦。反而很需要:

1.回憶往日之情(3-4):「祢曾…」「從古以來」都是回憶之語,正確的、正面的回顧過往所蒙的恩典,對禱告大有助益。

2.滿有自知之明(6-7):再沒有比這兩節聖經更能觸碰到人之本相的了。愈早讀熟、體認,愈蒙福。

三、一口認定:但認識自己的罪性並非要我們自暴自棄,既有上述對神的認識為基礎,我們也要學先知那樣一口咬定神:「耶和華啊,現在你仍是我們的父!我們是泥,你是窯匠…」你說我不屈不撓也好;死皮賴臉也罷,反正我就是要求神!這就對了!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
7/10

以賽亞書  第65章

經文要義

本章是神對前面先知禱告的回答,說出了對末世的重要應許。

  • 1-7神的回答。1「沒有稱為我名下的」:即外邦人,故整句表示救恩臨到外邦。3-5:百姓可惡悖逆的行為包括:拜偶像(園中獻祭、壇上燒香);求問幽靈(在墳墓…住宿),吃不潔之物(豬肉、可憎之物);自以為義(站開吧…我比你聖潔)。
  • 8-16神的作為。8「新酒」、「僕人」都指忠信的人。9「眾山」:即迦南地業。10「沙崙」、「亞割」分別在迦南地盡東與盡西處,兩地代表以色列全境。11-16:離棄神的子民下場悲慘──死在刀下、飢餓乾渴、憂傷哀號;尋求神的人恰好相反──吃喝飽足、歡喜快樂。「時運、天命」:原是星宿名。時人以為拜之能帶來好運。
  • 17-25新天新地:這是一幅千禧年國度的圖畫。22「樹木的日子」:除長壽外,也指人必能吃到親手栽種的樹木所結的果實。25「聖山」:就是新耶路撒冷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本章又使我對神增加了哪些認識?要如何來感恩讚美?
  • 本章也是描繪千禧年國度最清晰的經文之一,給我哪些盼望?

默想應用

一、聽啊,神說

1.我在這裡,我在這裡(1):如同童年呼喚父母時,所聽見的回答,那樣親切、迫切。讓人不禁也要像以賽亞當年一樣回答:「我在這裡,請差遣我」(6:8)

2.不要毀壞,不將他們全然毀滅(8):整座葡萄園中只要還能尋得一串好葡萄,神就小心保養顧惜,好像捧在手中,說「不要毀壞…」

二、看哪,新天新地

1.新的創造(17-18上):這裡連著使用三次創世記1:1的「創造」一字,表現這新天新地是一個新的創造。有二重點:a.舊的不去,新的不來:故我們對死亡,或歷史的終結不必恐懼憂愁。b.不是忘記,而是痊癒:「從前的事不再被記念」並非失憶,而是當回憶過去的事也不會使人煩惱悲傷了。表示完全得醫治了。這豈非比遺忘更加寶貴?

2.喜樂平安(18-20):這個新造使人喜樂(18-19連用五個「喜樂」),居民享受各樣福氣:快樂;健康;長壽…

3.物我合一(21-25):a.人與人、與物和諧,住自己建的房屋,吃自己勞碌得來的果實;b.神與人無隔閡,人尚未求告就蒙應允;c.動物與動物也和諧共處,仇恨殘殺的本質都被除去了。哈利路亞!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
7/11

以賽亞書  第66章

經文要義

本章總結神要除掉罪惡,再造新天新地,分為三段,每段都對惡人宣告審判;對罪人宣告救恩。

  • 1-4對形式主義者的最後信息:1-2:真正的敬拜不在於殿宇,而在虛心痛悔。3:假敬拜使聖殿的敬拜程序都受汙染。4:神要用迷惑和懼怕審判假敬拜者。
  • 5-14對餘民的最後信息:5-6:安慰義人,逼迫他們的要遭受羞辱。7-9:錫安毋須經過生產之苦,轉瞬便得到外邦新的子民。10-14:耶路撒冷將成為完全蒙祝福之地。12-13「你們必蒙抱在肋旁,搖弄在膝上,母親怎樣安慰兒子,我就照樣安慰你們,你們也必因耶路撒冷得安慰。」被稱為是整本聖經中最溫柔、美麗的話語之一。
  • 15-24 對世界的最後信息:15-18:神要在火中降臨。「車輦」:即馬車。17「分別為聖、潔淨自己的」:指拜偶像者。「園」:拜偶像的地方。19-21:神的榮耀傳揚在列國中,流散遠方的人被帶回耶路撒冷,作為供物獻給耶和華。22-24:義人和惡人的最終結局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本章作為以賽亞書的結尾,有哪些重要信息?最激勵我的是什麼?
  • 整卷以賽亞書給我哪些啟發和幫助?

默想應用

本章,或說本卷書的主旨,不斷讓我們看見:

1.神的心意──喜樂和平:從神所造的伊甸園,到將來的新天新地,都是一片祥和,物我無傷,充滿喜樂與安定。神創造萬物的心意原本如此。莊子說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」,我們的神則是不但造了美的極致,又願意向人說話。是罪破壞了一切。

2.神的方法──分別善惡:耶和華存心賜下和平;但和平只能建立在潔淨的基礎上。因此神在整個歷史中不斷作的事,就是分別善與惡;真與假,分別給予拯救,和審判。在本章,「善」表現為「虛心痛悔」(2),和「因耶和華言語戰兢」(5);「惡」則是假冒為善(3)、拜偶像吃可憎之物(17),都要被分別開來,一一處理。

3.神的目的──彰顯榮耀:神的創造和審判都為了自己的榮耀。祂的一切作為,如聚集萬民萬族,為了讓他們看見祂的榮耀(18);還沒看見的地方,祂便差人去「將榮耀傳揚在列國中」(19)。而分散各地的以色列民被送回耶路撒冷,也是為要作為供物獻給耶和華,榮耀祂。這也是本書的重要主題之一。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
7/12

馬可福音 第1章

經文要義

本書是四福音中最早寫成的,側重表現神的兒子耶穌成為僕人。作者馬可與彼得關係深厚(彼前五13),本書即根據彼得的講述而成。

l1-8僕人的豫備:1「基督」:彌賽亞;受膏者,救世主之意。

  • 9-11 僕人受洗。9「受了約翰的洗」:耶穌無罪,本不需受約翰「悔改的洗」,祂降卑以成全人間的禮儀(太3:14-15),也給我們做榜樣。
  • 12-13僕人受試探。12「催」:神主動催耶穌去受試探,使成得勝根源。
  • 14-45僕人早期在加利利的服事。21「安息日」:週五日落到週六日落。「會堂」:猶太人亡國被擄後在各地建立的聚會場所。22「文士」:教導律法的人。40「大痲瘋」:代表不潔淨(參利13-14章)。耶穌竟摸他!44「給祭司察看…禮物」:再證耶穌成全人間禮儀,不衝撞習俗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讀了本章,我對耶穌增加了哪些認識?最感動我的是哪一點?

默想應用

馬可稱本書為「神的兒子,耶穌基督福音(而非故事生平)的起頭」,故本書,和另三卷耶穌生平都稱福音書」,就是好消息

一、劃破曠野的好消息:瑪拉基書之後,神靜默了400年,現在耶穌:

1.實現應許:「正如先知…書上記著說……這話」,舊約先知在基督降生前的1500年間,預言基督至少有320處之多。全部應驗!

2.彰顯榮耀:他受洗時天裂鴿降,聖靈與聖父同為聖子作見證。

二、勝過試探的好消息:僅12-13兩節記耶穌受試探,但彰顯耶穌是:1.主動、長期的得勝:「聖靈就把耶穌到曠野裡去」(12,比較太4:1、路4:1『引到』) ,且「四十天受撒旦試探」,耶穌主動且長期得勝!

2.靈界、自然界全面的得勝:只有馬可記述耶穌在受試探時是「與野獸同在一處,且有天使來伺候他」(13)從內到外,從自然界到靈界,耶穌全面得勝!故今我們靠祂也無不得勝!何等大好消息!

三、得人如魚的好消息:「耶穌對他們說:來跟從我,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」(17)是另一個震懾人心的大好消息:

1.小人物也可以蒙聖召:愛色尼派靜修的曠野就在附近,耶穌卻呼召四個無學問的漁夫!教會於焉開始,綿延至今!

2.俗世中另開闢新價值:漁夫得魚就是得財、得成就,但那一天還有「得『人』」這樣一個超越的價值為他們展開!

四、耶穌服事眾人的好消息:14節以後集中記載耶穌的服事,顯明祂:

1.大有權柄能力:教訓有權柄(22),趕鬼(27)、醫病(34)都大有能力。

2.滿有慈心仁手:對大痲瘋「動了慈心」,慈聲回答,並伸慈手觸摸!

3.還有別處要去:迦百農合城轟動(33),但主說「往別處去…傳道…我是為這事出來的」(38)。祂認識自己、持定呼召,不迷失於掌聲。

 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
7/13

馬可福音 第2章

經文要義  本章繼續記載耶穌在加利利的服事:

  • 1-12醫治癱子:4「拆了房頂」:當時房頂多是平的,混和樹枝和黏土建成,故可能拆通。10「人子」:耶穌的自稱,表示:(1)祂是神而成為人之子,有完全的人性;(2)祂就是舊約豫言的彌賽亞(參但七13~14)。
  • 13-17呼召利未。14「利未」:即馬太福音的作者馬太(參太九9)。15「罪人」:不守猶太人教律法的人。17「義人」:此指自義的人。
  • 18-22論禁食問題:21-22:若將新布補在舊衣上,洗濯時新布會收縮而扯破衣服;若將新酒裝在無彈性的舊皮袋裏,酒發酵膨脹時會漲破皮袋。比喻儀式主義的舊傳統、舊框架不能承受新生命。
  • 23-28論安息日掐麥穗:法利賽人為安息日加進了許多摩西律法所沒有的規條,門徒「掐麥穗」犯了安息日不可「做工」之律。25-26大衛吃陳設餅見撒上21章,耶穌引此說明律法是活的,是為人的需要而設立的。

問題思考

l我若非癱子,就應做抬癱子的人,同意嗎?我身邊有沒有「癱子」需抬?

l馬太(利未)遇見耶穌的前後,生命有何不同?我也有類似經驗嗎?

默想應用

耶穌赦癱子的罪、呼召稅吏利未,都挑戰了文士們的觀念,卻顯明:

一、原來信心是根源:耶穌對癱子破空而降的反應顯明了信心才是

1.愛心的根源:我們可能稱讚這四人對癱子的愛心決心慧心,耶穌卻清楚「見他們的信心」(5)。信心是原動力,能在「沒有空地」之處突破前進!願我裡面的信心也能「拆通」一切到主面前的攔阻!

2.罪得赦免的根源:所謂「他們的信心」包括抬癱子之人和癱子本人的信心,耶穌一見便宣告「你的罪赦了」,原文是「在這個時刻被赦免了」!一點點信心的根苗,主就看見,就宣告我的罪得赦免,哈利路亞!

二、原來罪得赦免是核心:耶穌選擇先赦罪再醫病,因罪得赦免是:

1.醫治的核心:疾病有外在病症和內在病根。病症或許可用藥;罪根只有神能赦免、對付。耶穌先赦罪是做最根本、最核心的大事。

2.救恩的核心:耶穌赦免癱子的罪彰顯了:a.耶穌是神:「除了神以外,誰能赦罪呢?」;b.耶穌擔罪:赦罪不只需要權柄,還需要有人代替他償還罪債。耶穌的權柄是從祂即將為攤子捨己、捨命而來!

三、原來罪人可以跟隨主:馬太深知自己不配!他的跟隨主是:

1.跟隨不計代價:稅吏的”肥缺”眾人瘋搶,馬太跟隨主是「永不回頭」的!

2.跟隨帶出跟隨:跟隨主而宴請稅吏和罪人,「他們也跟隨耶穌」(15)

四、原來耶穌真是主:耶穌自稱「新郎」和「安息日的主」,顯示了:

1.耶穌是主角:耶穌服事人如同僕人,但祂仍是主角、是中心!

2.耶穌應主導:祂先是「人的主」,而安息日是為「人」設立,「所以,人子是安息日的主」(28)。邏輯理當如此。我有尊耶穌為主嗎?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
7/14

馬可福音 第3章

經文要義

耶穌與法利賽人的對立日益明顯,山雨欲來風滿樓。

  • 1-6安息日治病惹怒宗教領袖。1「枯乾」:指肌肉萎縮。2「眾人」:此指法利賽人。6「希律一黨」:親羅馬政府、支持希律政權的人士。法利賽人本來憎惡他們,但為除滅耶穌而甘願與他們攜手合作。
  • 7-12退到海邊醫治群眾。7「海邊」:指加利利海(也稱「革尼撒勒湖」)
  • 13-19屬靈的建造──設立十二門徒。17「雷子」:可見他們剛烈的性格。18「奮銳黨」:一個猶太革命組織,主張以武力反抗羅馬帝國的統治。
  • 20-30反對力量持續增加 29「褻瀆聖靈」:惡意且持久拒絕聖靈的罪。
  • 31-35說明屬靈關係尤勝骨肉關係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耶穌為何「怒目」向法利賽人?又「憂愁」些甚麼?我也能如此管理情緒嗎?
  • 耶穌為何設立十二個門徒?對這十二個門徒有何要求?我今日如何能做主門徒?
  • 本章耶穌開始面對許多反對聲浪,從社會顯要到親屬家人都有。我從祂的處理方式學到甚麼?

默想應用

一、衝突的焦點:耶穌救人助人,到底跟法利賽人有何衝突?端在於:

1.甚麼在當中耶穌叫枯乾手的人「站在當中」(3),以為中心,看重健康、痛苦這些生命問題;法利賽人以法條為中心,重的是守安息日這些形式問題,把病人作為「窺探、控告」的工具。今我把甚麼放當中?

2.誰需要醫治? 他們相信耶穌能行神跡醫治,但看法條大過神,順自己的心意大過治好枯乾的手!親眼見神蹟,卻「出去」與宿敵希律黨商議「除滅耶穌」!這些人的心,豈不是比那隻枯乾的手更需要醫治!

二、事奉的重心:除了更多的醫病趕鬼,耶穌特別設立十二門徒。

1.誰的門徒誰負責:「設立」原文是「作」的意思,是耶穌「創作」的,有祂獨特的心意。他「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」這是造就;既「差他們去傳道」,就負責「給他們權柄趕鬼」。選立、造就、差派、加能力。主負責到底!

2.怎樣的門徒自己負責:門徒成為:a.獻上專業的(9):打魚的船隻、技能都可被主使用。b.被主塑造的:「彼得」字意是「石頭」,後成為建造教會的磐石(太16:18 );雅各和約翰從「雷子」成為大聲疾呼的傳道人。或是c.賣主的:猶大卻作出最壞決定。作怎樣的門徒?自己負責!

三、攔阻的形式:本章顯示仇敵攔阻耶穌的工作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形式:

1.持續的褻瀆:文士說耶穌是靠「別西卜趕鬼」(22),原文為「不斷的說」。表示是持續地抵擋、扭曲誣賴、褻瀆耶穌和聖靈。

2.溫情的體貼:耶穌的母親和弟兄「要拉住」耶穌。或因心疼祂忙到連飯也顧不得吃。但太多溫情只會攔阻他完成神的託付。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
7/15

馬可福音 第4章

經文要義

  • 1-20撒種的比喻:11-12「叫他們看是看見…赦免」引賽6:9-10說明神國奧秘只向跟隨者顯明,向故意抗拒福音的人,就隱藏起來。
  • 21-25點燈和量器的比喻:21「斗」:米麥的量器。參太5:15-16,也說明用比喻教導人乃將真理放在燈台上越照越明。24「用甚麼量器量給人…多給你們」:神國奧秘傳給別人更多,神必讓我們明白更多。
  • 26-29種子生長的比喻:鼓勵門徒只管殷勤「撒種」、「收割」,生長結實則交託給神。
  • 30-34芥菜種的比喻:中東地區確有近五公尺高的大芥菜,種子非常小。比喻神的國開始微不足道,但終必大大伸展,遠超人間的一切王國。
  • 問題思考
  • 撒種的比喻中有四種心田,我屬於哪一種?怎樣能成為「好土」?
  • 「忽然起了暴風」時,門徒的船和「別的船」有何不同?我的是哪種?

默想應用

一、神國度的特徵:本章的比喻為我們掀開一角,瞥見神的國是:

1.有生命:三次用種子形容神的道和神的國。種子小而不起眼,但它有生命!故有壓抑不住的改變能力。感謝神,「生命在他裡頭」 (約一4)!

2.要傳播:種子要撒出去;燈光要照出去;量器要給出去。不出去的種子如同石子,出去了,改變就發生 ──種子「發」、「長」、燈光「顯」、「露」,量器也帶來神的「多給」的祝福。正如燈不要放在斗底,讓我們也不要緊握種子、高懸量器,都要「出去」!

3.可安息:人撒完了種就可安心「黑夜睡覺,白日起來」,種子發芽漸長「是出於自然」 (28)。量器也無須憂慮,自有多給他的。神國裡沒有勞苦重擔 (太十一28),神的兒女,釋放安息吧!

二、暴風雨中的平安:馬可所記的「平靜風浪」有幾個特殊細節,顯示:

1.耶穌的仍在(36):從1節知耶穌是在船上教導,後門徒遣開群眾、預備船具過海,整個過程祂沒有離開過船。今也仍在、永在!

2.神蹟的獨特──「也有別的船和祂同行」(36):每條船都遇到風浪,只有這條船上有主;每條船都領受風浪平息之惠,只有這條船見證神蹟。主啊,我不居「別的船」上,我要與祢同舟,共渡今生的風浪!

3.耶穌的安息──耶穌「枕著枕頭睡覺」(38):祂的睡容和外在風雨何等對比!願我在人生風暴中也見主安詳慈容,驅散一切恐懼驚憂!

4.耶穌的體恤與權柄──「耶穌醒了,斥責風…」(39)原文是「立刻醒來,立刻脅迫風」。祂有絕對的平靜,外物不能動,但為體恤門徒的需要而立刻平靜風浪。祂不誤事,且大有權柄,「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」!

靈修筆記

 

Top of the page


7/16

馬可福音 第5章   

經文要義

  • 1-20釋放格拉森鬼附的人。9「群」:原文指軍團或營(legion),可見勢力龐大。
  • 21-43醫治睚魯的女兒和血漏女人:25「血漏」:此病不單使她身體衰弱,並因不潔淨而不能過正常的家庭和社交生活(參利十五25-27)。41「大利大古米」:馬可生動地記載耶穌使用加利利人的家常語言亞蘭文對小女孩說話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本章怎樣顯出耶穌細膩的愛?主也這樣對我嗎?
  • 本章的三個神蹟使當事人經歷了那些生命的轉變?我也經歷過嗎?

默想應用

本章記僕人耶穌忙碌的服事。連續三個神蹟充分彰顯了:

一、主耶穌細膩的愛:主愛我是:

1.主動的施恩:「他們來到海那邊…一下船就有…來迎著他」(1-2):參4:35耶穌要門徒「渡到那邊去」,在那邊又只辦這一件是就又上船離開(18),可見耶穌是專門渡海去找他的!

2.全人的建造:血漏的婦人被人看為不潔,但耶穌:a.稱她為「女兒」,是四福音中唯一被主耶穌如此稱呼的女人,何等的肯定!b. 34的「痊癒」與23、28節用字不同,意為「健全的」。因主不僅要停止其肉身生命的枯乾,也要建造她屬靈生命,成為「健全」、完整的人!

3.及時的幫助:耶穌對睚魯是:a.不計前嫌:耶穌在會堂飽受拒絕時,管會堂的睚魯不論是否同會堂定知此事,未曾出面相挺;今女兒病急來求主,耶穌卻毫無推辭,立刻同去。b.及時幫助:女兒已死的噩耗傳來,耶穌立刻對睚魯說「不要怕,只要信!」,堅定他的信心,並陪他返家,攆出不信者,一路扶持到底。

二、我生命奇妙的轉變:三個神蹟也預表著我們都是被主改變的人:

1.從身不由己到廣傳福音:鬼附的特徵就是身不由己。得釋放後「在低加坡里(有十座城)傳揚耶穌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」!

2.從自卑自棄到全然發揮:「耶穌…要見做這事的女人」(32)可見知道是誰。為何定要叫出她來?先破除自卑、壓抑、自我隱藏與否定,才能進而開發潛能,使人發揮恩賜,進入命定!

3.從死在罪中到起來行走:猶太人碰死屍也為不潔,耶穌卻「拉著孩子的手」吩咐她起來(41),而非如睚魯請求的「按手」(23)!我們也是「死在罪惡過犯中」,祂卻「叫我們活過來」(弗2:1),又吩咐給她東西吃,靈裡活著的人要吃靈糧──讀聖經啊!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
7/17

馬可福音 第6章

經文要義

  • 1-6拿撒勒人厭棄耶穌。1「家鄉」:即拿撒勒。耶穌生在猶太地伯利恆,長於加利利的拿撒勒(太2:19-23),傳道時以迦百農為中心(太4:13)。
  • 7-13耶穌差遣十二門徒。8-10「不要帶…」:要訓練門徒過信心生活。
  • 14-29施洗約翰被害始末。14「希律王」:希律安提帕,是屠殺伯利恆男嬰的大希律王的兒子,4BC-39AD統治加利利和比利亞,又稱小希律。
  • 30-44五千人吃飽。37「二十兩」:超過工人半年的薪酬。
  • 45-56耶穌走在水面上、治好革尼撒勒一切病人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耶穌有大能,為何在本鄉「不得行甚麼異能」?我會否使神蹟不能發生?
  • 本章又如何顯明耶穌的愛?而希律的生命顯出哪些問題?這啟示我甚麼?

默想應用

本章讓人感嘆於兩組對比的人:

一、主耶穌細膩的愛:承上章。本章中此愛特別表現在耶穌的:

1.服事的心:a.對眾人:被拿撒勒人厭棄,「就往周圍鄉村」(6),服事不停止。b.對門徒:差遣門徒出去前詳細教導。c.到何程度:「連吃飯也沒有工夫」(31);連「暗暗地…歇一歇」也不可得,見群眾即繼續服事!

2.憐憫的眼:本章特別記耶穌的「看見」:a.34:「耶穌出來,有許多的人」,即打斷了祂歇息計畫的人,祂不是發火,而是「就憐憫他們,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」;b.48:「看見門徒因風不順,搖櫓甚苦…在海面上走,往他們那裡去」──及時的同在;「連忙對他們說:放心!是我,不要怕!」──及時的安慰;「於是到他們那裡,上了船,風就住了」──及時的化解危機!

二、希律王游移的心:「游移不定」刻畫了希律不能堅定的一生,他是:

1.聽從傳言:「希律王聽見了…但別人說…又有人說…」(14-15),他對耶穌的認識都從傳言而來,故游移不定,又良心不安,恐懼不已。

2.順從情慾:因希羅底女兒之舞挑動情慾,而冒然起誓,鑄成悲劇。

3.屈從人意:誤發誓言後「又因同席的人,就不肯推辭」(26),屈從人意而枉殺「義人、聖人」(20)!他位高重,卻是個無自主的懦夫!

三、耶穌的大能與不能:耶穌無所不能,但在拿撒勒竟「不得行什麼異能,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…」人的不信會封住主恩典的管道。

四、門徒的行動與歇息本章耶穌對門徒說了兩種看來相反的話:

1.主歇一歇:使徒回報實習經過十分興奮,耶穌卻提醒:「你們同我暗暗的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」!祂要我們得安息、重新得力!

2.可以去看看:但要了解「你們有多少餅,可以去看看」,盤整資源,獻上所有,即便只有五餅二魚,主也要為我們行大事!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
7/18

馬可福音 第7章

經文要義

本書1:14-7:23集中記錄耶穌在加利利,自7:24至周邊地區。

  • 1-23有關潔淨的教訓,分別對宗教領袖(1-13)、眾人(14-16),和門徒(17-23)解說,是耶穌對猶太教的重要指正。3「遺傳」:指歷代律法師對摩西律法的引伸解釋。「仔細洗手」:遺傳的淨手禮,從儲水、倒水、捶洗指尖到手腕、再洗清等都有法規。11「各耳板」:一種許願式的奉獻,凡指定為「各耳板」的財物,別人就無權動用。
  • 24-30推羅婦人的信心。24「推羅、西頓」加利利西北方的外邦地區,為被神咒詛之地(參賽廿三章、珥三4)。
  • 31-37醫治耳聾舌結。34「以法大」是亞蘭文,譯為:「就是說,開了罷」

問題思考

  • 耶穌究竟怎麼看「潔淨」一事?這對我有何提醒?我應怎樣追求潔淨?
  • 耶穌為何最終破例醫治推羅婦人的女兒?她的態度給我們哪些提醒?
  • 本章又記錄了哪兩個醫治的神蹟?使我對耶穌又增加了哪些認識?

默想應用

  • 人得潔淨的兩個「重:耶穌對潔淨的教訓顯示出神國中的次序是:

1.神意重於人意:耶穌三次強調法利賽人守的是「人的」、「自己的遺傳」,而「離棄了」、「廢棄了神的誡命」與「神的道」(8;9;13),遺傳的用意再好,一旦大過神,就蒙蔽他們的眼,變成處處抵擋神。今我們亦然。 

2.內在重於外在:也是三次強調「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,惟有從裡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」(15;18;20) 污穢的來源不在外面,而是在裡面。在神國裡,污穢不是外面的,乃是裡面的;不是物質的,乃是心靈的。

二、打動耶穌的三種「心」:救恩原是先臨到猶太人,然後才臨到外邦人。這是主服事的次序。但主為迦南婦人破例了!是因她:

1.禱告不灰心:在禱告尚未成就時繼續切求。這是我們最佳榜樣。神不是販賣機,一按就來。祂樂意聽我們禱告。

2.對己不偏心:當時是希臘化的時代,她沒有因身為希臘人而驕傲;也不因不屬於「兒女」之列而自卑。「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」(羅12:3)

3.對主有信心:她相信耶穌的:a.恩慈:就算「狗也吃…」;b.大能:就算「碎渣兒」都足夠醫治女兒!c.是主:婦人說「主啊,不錯」,這是馬可福音中唯一一次耶穌被稱為主,顯示她對耶穌的認知程度。

三、再思耶穌細膩的愛:本章中耶穌的愛特別表現出擴張性,顯明在:

1.從猶太人到外邦人:耶穌特意前往推羅、西頓,再經低加坡利才返回加利利,從西北、北、東南方,走遍外邦人的區域。

2.從病人到周圍的人:除用連串動作使聾啞人士聽明白主對他的醫治(33),也為周圍的人說出「以法大」。耶穌不忘記每一個人!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
7/19

馬可福音 第8章     

經文要義

  • 1-10給四千人吃飽。8「筐子」:外邦人所用以繩編成的容器。9「四千」不計婦女和小孩。10「大瑪努他」:在加利利海西岸,即馬加丹(太15:39)
  • 11-21法利賽和希律的酵。15「酵」:指教訓、影響(太16:12;林前5:6-8)。
  • 22-26醫治伯賽大的瞎子:這個神蹟有階段性,瞎子是逐漸復原。
  • 27-30彼得認耶穌為基督:27「該撒利亞腓立比」在伯賽大以北約40公里
  • 31-38耶穌預言受難、復活和再臨:31「從此…」:彼得在該撒利亞腓立比的認信,引進了一個新的階段,耶穌受難的使命自此愈來愈清晰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門徒認識耶穌是誰嗎?耶穌對我而言,到底是誰?

默想應用

      耶穌知道自己愈來愈靠近十架了,本章不斷提醒門徒:

一、當煉淨的心:本章中顯示出人心常見的問題有:

1.對人的需要無感覺(1-4):耶穌是刻意「叫門徒來」,表達憐憫眾人的:a.處境──「…已經三天,也沒有吃的了」;b.感受──「必在路上困乏」;c.經歷──「有從遠處來的」。門徒卻彷彿事不關己(4)。

2對已經歷的神蹟不珍惜(11)耶穌行了多少神蹟,哪一個不是天上來的能力才能行?法利賽人卻來要求「從天上顯個神跡給他們看」。他們不珍惜已經發生的,只要一個自訂標準的神蹟。我今會否也對曾經歷過的奇妙恩典不以為奇,而一再要求主來證明祂是神?

  • 當防備的「酵」:耶穌對門徒諄諄提醒,是要防備:

1.宗教化,與世界的靈(15):耶穌說要防備:a.法利賽人的酵──宗教的靈,使人假冒為善,搏取敬虔的虛名,內心卻遠離、抵擋神;b.希律的酵──世俗化,使人追求宴樂,沉溺情慾,知道神的道卻不去行(參6:14-29);或玩弄政治勢力,狡猾詭詐(參路13:31-32)。二者皆對主耶穌持抵擋態度,充滿世界的價值觀。

2.物質化,與蒙蔽的靈(16)耶穌說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酵,門徒想的是餅。衣食物質的追求封閉了他們的心,不能領會屬靈的事。

3.無序化,與混亂的生活(14):特別記「門徒忘了帶餅」一事,因除了靈,實際生活面的問題也會造成與主之間隔絕不通。生活秩序混亂會使內心失去寧靜,成為屬靈認識的障礙。

三、當認識的主:耶穌特地帶門徒往該撒利亞腓利比,好幫助門徒作下:

1.個人主觀的認信(27-29):先問引導題:「人說我是誰?」,再切中要害:「你們說我是誰?」跟隨主不能人云亦云,必須個人主觀宣告所信! 

2.捨己體貼神的跟隨(30-38):「只體貼人的意思」的愛竟等同於「撒但」!跟隨主必須「捨己」──放下自己意思,與主同背十字架地跟隨主。

 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7/20

 馬可福音 第9章   

經文要義

  • 1耶穌預言:此預言應驗於耶穌登山變像,和後來耶穌復活、聖靈降臨、教會建立等歷程。
  • 2-13耶穌登山變像。2「六天」:指從彼得認耶穌是基督到此時過了六天。彼得對二事都記憶清晰。路加計日加上頭尾,故說「約有八天」(路九28)
  • 14-29鬼附的孩子:23「你若能信」:和合本聖經「信」旁有小點,表原文無此字,僅作「你若能?」,是耶穌重複他的話。
  • 30-32耶穌第二次預言受難復活。
  • 33-50再教導門徒:勿爭大(33-37);2.勿排外(38-42);3.對己要求聖潔(43-48);4.對外彰顯見證(49-50)。37「像這小孩子的」:包括在屬靈意義上謙卑如小孩的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耶穌登山變像是祂在地事奉的重要轉折,其中哪一點最感動我?
  • 我也常不自禁的「彼此爭論誰為大」嗎?請再讀30-37,體會主的心腸。

默想應用

一、三個「原來

1.原來榮耀不只在山上,而在下山:耶穌登山變像之事影響門徒至深(參彼後1:16-18;約壹1:1-3;約1:14),父神以天堂的榮光親自印證了耶穌基督的至聖、至榮與至蒙愛,將祂降世為僕人的服事帶到了唯美至善的最高峰!然而從這樣的榮光中,祂還願意下山,回到那個「不信的世代」中去!我敬拜山上榮光萬丈的主;更愛戴下山擁抱苦難的主!

2.原來信心不只在外面,而在承認不足:鬼附的孩子「倒在地上」(20)氣若游絲;那父親夾在七嘴八舌的人群中也已「”信”若游絲」,以致對耶穌說:「你能…」但在聽到「在信的人,凡事都能」,他立刻回應:「我信!」此宣告突破外界壓力,連結上神!「但我信不足,求主幫助」原文是:「我信!求你幫助我的不信。」他認識、也承認自己的本相,此一撕裂心腸坦誠無偽的信,雖僅如游絲一線,也「凡事都能」!

3.原來領袖的形成不是靠爭論,而在服事:耶穌鄭重佈置教學環境(35),又領一個孩子站在當中來作示範教學(36),反覆強調神國領導原則:「若有人願意作首先的,他必作眾人末後的,作眾人的用人」!

二、兩個「只有」:

1.只有耶穌:「搭三座棚」等於將摩西、以利亞與耶穌同等,神立刻降下雲彩,並出聲獨尊耶穌:「你們要聽他!」然後周圍「不再見一人,只見耶穌」。是的,只有耶穌,是我們敬拜、聽從的對向!

2.只有禱告:「非用禱告(有古卷有禁食二字),這一類的鬼總不能出來」只有甘心付上代價劬勞禱告,才能經歷「凡事都能」!

靈修筆記

 

Top of the page

7/21

 馬可福音 第10章   

經文要義

本章耶穌進入猶太境界,開始最後階段的服事。祂的教訓日益懇切。

  • 1-12論休妻:5「心硬…」:摩西因人心硬而許人休妻,但耶穌從「起初創造的時候」(6-9),解明神對婚姻的心意。此段話人人當聽!
  • 13-16祝福小孩:13「要耶穌摸他們」:請耶穌為他們按手祝禱。
  • 17-31論勿倚靠錢財:17「有一個人」:即少年的官(太19:20-22、路18:18)
  • 35-45雅各約翰求高位。38「杯」:指神所量給我們的分(詩16:5-6),耶穌喝的杯是十架的苦難。「洗」與「杯」同義,此「受洗」指被患難淹沒。
  • 46-52醫治瞎子巴底買。47「大衛的子孫」即彌賽亞(參賽9:7、耶23:5-6)

問題思考

  • 耶穌如何說明神所建立的婚姻制度?我的婚姻觀應如何調整?
  • 財主(17-22)與瞎子巴底買(46-52)都遇見了主,但結局為何不同?

默想應用

一、一個福音(45):此節為本書全書宗旨,因耶穌活出了「福音」的意義:

1.僕人服事的實踐:「因為人子來,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,乃是要服事人」,耶穌以僕人的服事賦予「彌賽亞」全新的定義。

2.贖罪代價的償付:「並且要捨命,作多人的贖價」明確標示耶穌降世為人的目的──買贖因犯罪而為奴的我們!這就是1:1所謂的「福音」。

二、一個婚約(6-9):耶穌宣告出上帝對於人類婚姻的心意,乃是:

1.一男一女的結合:從創造(6),和神的話語(7,引自創2:24)兩方面證明婚姻是神所命定,是一男一女,一夫一妻。

2.一生一世的相屬:男女二人一經婚姻的結合,在神眼裡就成為一個人(8-9)。所以人也不可按自己的私意去「分開」一對夫妻!

三、兩種人生:瞎子立刻看見;財主卻憂憂愁愁的離開耶穌!差別在於:

1.對耶穌的認識不同:財主稱耶穌「良善的夫子」──好老師,不認識祂的神性。而巴底買兩次大喊「大衛的子孫」──彌賽亞!

2.對自己的認識不同:財主看自己是:a.完全守誡命(20),b.靠自己「作甚麼事」就可承受永生(17),c.「產業很多」(22),優厚的自我條件而攔阻他進神的國;巴底買單呼求主「可憐吧」。

3.對呼召的反應不同:瞎子「丟下衣服」──拋棄過去的生活方式;「跳起來」──毫無猶豫離開地的吸引,「走到耶穌那裡」!財主脫不下「作事」和「守誡命」這件衣服跳不開「產業」的吸引就憂憂愁愁的了。

耶穌此行向前就釘了十架,沒有回程再來過,財主和巴底買所面對的都是唯一的一次機會,結局卻截然不同。我今做何抉擇?

四、兩種禱告:雅各約翰充滿貪慾地作了一個「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」的請求;巴底買卻能立刻明確求「我要能看見!」他也立刻得著所求

靈修筆記

 Top of the page 

7/22

馬可福音 第11章  

經文要義

11-15章記耶穌入耶路撒冷,在世的最後七天,即「受難週」。本章記這一週前三天(即星期日至星期二)發生的事。

  • 1-11榮耀君王騎驢駒進耶路撒冷:1「橄欖山」在耶城東面,「伯法其和伯大尼」為山麓相對的二村莊。10「我祖大衛之國」:指彌賽亞的國度。
  • 12-14咒詛無花果樹:這是耶穌35件神蹟中唯一帶咒詛性的。
  • 15-19潔淨聖殿:16「拿著器具從殿裡經過」:只有馬可記此細節,可能聖殿被當作運貨入城的通道。17「成為賊窩了」:當時祭司家族在聖殿中買賣祭牲、兌換錢幣,自朝聖者詐財,一隻鴿子可賣超過市價20倍。
  • 20-26從無花果樹得教訓:咒詛無花果乃為教導門徒信心的功課。
  • 27-33辯駁耶穌的權柄:27祭司長;文士;長老」,此即「公會的成員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耶穌為何一反以往的作風,如此愛現的高姿態進耶路撒冷?
  • 耶穌進耶路撒冷後「周圍了各樣物件」(11),祂看到了怎樣的聖城?

默想應用

一、榮耀的君王:前面我們所看見的耶穌,完全是僕人形象,不爭競、不喧嚷,為善不欲人知。然而在本章,祂高調地以君王的身分浩蕩進城,公開向世人彰顯自己榮耀尊貴的君王本相!其間彰顯出:

1.榮耀的呈現:祂是「謙謙和和的騎著驢駒子」來的,無白馬金冠;歡迎行列揮舞的只是舊衣服和棕樹枝。但謙和遮掩不了王的榮耀,「耶路撒冷的民哪…你的王來到你這裏,祂是公義的,並且施行拯救」(亞9:9)公義、施行拯救;卻又謙謙和和,祂的絕對榮耀是以絕對謙和呈現的!

2.榮耀的途徑:耶穌彰顯的不是個人尊嚴,而是遵神之命建立神的國度。此國度是服事的國度(參10:45),服事人,且捨命,是祂得著榮耀的途徑;而祂的國度就建立在祂捨命贖回的人──你和我身上。

3.榮耀的目的:祂榮耀地進城,為要卑微地捨命,目的在於走向各各他釘十架,以開始神榮耀的國度。

二、褪色的聖城:耶路撒冷本是「大君王的城,在北面居高華美,為全地所喜悅」(詩48:2),現在榮耀君王降臨,這座聖城竟然是:

1.留不住耶穌:耶穌每晚出城住宿伯大尼(11;19),因那裏有愛主的馬大、馬利亞和拉撒路一家(約11:1-5)。留不住耶穌的城豈有榮光?

2.結不出果子:耶穌救人、祝福人無數,唯一一次使用咒詛權柄,就是對那棵無花果樹,因她在可結小青果時「不過有葉子」,結不出果子。正如空有虛假的宗教外表的聖城一樣!

3.發不出禱告:更莫說聖殿裡公然斂財了,萬國禱告殿,今不但喑啞發不出禱告,甚且淪為「賊窩」!

 

 

靈修筆記

 Top of the page 

7/23

馬可福音 第12章     

經文要義

  • 1-12凶惡園戶的比喻。1「樓」:看守葡萄園用的瞭望台。
  • 13-17納稅給該撒」的問題。13「希律黨的人」:參3:6註。
  • 18-27復活的問題。18「撒督該人」:多為祭司和貴族,不信復活和靈界,崇敬摩西。26「荊棘篇」:神在荊棘火焰中向摩西顯現的經文(出3:1-6)。
  • 28-34最大誡命的問題。29-30「以色列啊…愛主你的神」:申6:4-5,通稱示瑪 (Shema),猶太人每天早晚念誦。31「愛人如己」:引自利19:18。
  • 35-37論基督的神人二性。36:「主」指神。「我主」指基督。基督是神也是人,人性上是「大衛的子孫」;神性上是「大衛的主」(參羅一3~4)。
  • 38-40論假冒為善的人。38「長衣」:紳士階層的標誌。
  • 41-44稱讚寡婦的奉獻。42「小錢」:是當時最小的猶太銅幣。「大錢」:價值最低的羅馬銅幣,馬可對其外邦讀者解釋幣值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連番對耶穌問難挑釁的人們表現出了哪些生命特色?我應如何避免?
  • 耶穌稱讚寡婦的兩個小錢,這對我們的奉獻有甚麼提醒?

默想應用

一、一樣的居心:耶路撒冷城中四波襲向耶穌的勢力團體所問的問題不同,想抓把柄控告耶穌的居心一樣。表現出來的生命狀態為:

1.認識耶穌的權柄,卻仍自己掌權:每次耶穌用比喻,連門徒都常不懂其中意思,公會代表們卻一聽便「看出這比喻是指著他們說的」,但卻不願放棄既得利益,故「就想要捉拿他」(12)!

2.滿口讚美耶穌,卻是別有目的: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聯手來問凶險的政治敏感問題,表面卻滿口讚美耶穌(14)!我今讚美主的動機如何?

3.認真讀聖經,卻不曉得神的大能:主耶穌直接指出理性主義的撒都該人的錯誤為:「不明白聖經,不曉得神的大能」(24),求主幫助我們讀聖經時也「用心靈和誠實」(約4:24),而非僅用「大頭腦」。

二、不一樣的存心:在面對這麼多居心不良的問難挑釁之際,耶穌還特別去「對銀庫坐著,看眾人怎樣投錢入庫」(41),可見此事之重要。寡婦的兩個小錢「比眾人所投的更多」,此「多」非數量的多,乃:

1.誠意:42「有一個窮寡婦來」,既,又是寡婦,確為弱勢族群,但她沒有四處求救或抱怨,反而是聖殿、奉獻,此其誠意的存心。且別人有餘」;她是在不足中奉獻,微薄但誠意十足。

2.比例多:若投一個大錢,可能是因無法找零;但兩個小錢都投上,乃全部獻出。別人獻的是一部份,她「一切…都投上」,佔全比例。

3.信心多:別人投閒錢,她獻「養生的」老本。她相信神會養她。

這位無姓名的寡婦卑微的身影,夾在那些地位顯赫但各懷鬼胎的猶太人中間,用生命展現奉獻的真諦,她的價值,「比眾人更多」!

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7/24

馬可福音 第13章      

經文要義

  • 1-2預言聖殿被毀。1「何等的殿宇」:大希律王用12米以上的大理石整修聖殿,鑲以黃金,輝煌壯觀。2「沒有…石頭留在石頭上」:70AD羅馬將軍提多燒毀聖城及聖殿,撬開石頭刮取其間的金箔,應驗此預言。
  • 3-23預言末期的徵兆和大災難。9「諸侯」:統治者,包括巡撫、地方官等。13「得救」:此處乃指被拯救脫離災難。14「行毀壞」指敵基督;「可憎的」指偶像;「站在不當站的地方」指污穢至聖所,這話預言70AD聖城淪陷後外邦偶像進入污穢聖殿;b.末日大災難時敵基督胡作非為。
  • 24-37預言人子的再來。26:耶穌再來時是「駕雲降臨」,而非在地上出現。32-37:無人知道耶穌再臨的時間,所以就是要警醒預備!

問題思考

  • 我相信耶穌這些末世預言嗎?這對於我怎樣看待世事有何影響?
  • 究竟應該怎樣預備主來的日子?我的生活應該作出哪些調整?

默想應用

本章集中記載耶穌釘十架之前所反覆強調的末世預言。我們要鄭重地領受、查驗,還要特別求主保守自己具有:

一、應有的「看:主教導我們要有末世觀點,也就是能夠:

1.從物質看向屬靈:之前耶穌在聖殿「周圍了各樣物件」(11:11);並「人怎樣投錢入庫」(十二41),祂看人、也看人心;看物質,也看屬靈實質。門徒說的卻是「夫子請…何等的石頭,何等的殿宇!」(1)。求主調整我眼光,從虛榮的物質看向祂所看的方向!

2.從現在看向未來:耶穌如何調整門徒的眼光?祂引導他們:a.看將來──「你看見這大殿宇嗎?將來…被拆毀了」(2);b.看應驗:如同看無花果樹可知季節,「看見這些事成就…」(28-29),也知主臨近了。我們活在世界,卻不屬世界;生在今世,卻看向永世!

二、應有的預備:耶穌情詞凱切地提醒我們當預備的有:

1.謹慎警醒:本章三段末日預言的開始和結束,都有「要謹慎」或「要儆醒」之詞,總共出現八次,「謹慎」四次(5、9、23、33);「儆醒」也四次(33、34、35、37)。這是本章最明顯的重複詞,可說耶穌是用「謹慎儆醒」層層包裹了祂整個的末世預言,「免得有人迷惑你們」(5)!

2.讀經禱告:如何能不被迷惑?惟賴:a.持守聖經──「天地都要廢去,我的話卻不能廢去」(31):聖經要熟,並要通,明白主的心意和時候。b.禱告求恩──「你們應當祈求…」(18):不僅是在大災難來臨時祈求,乃是從現在就求!這是對末日的預備之道。

3.廣傳福音:末日有各種徵兆,「然而福音必須傳給萬民」(10)!神的心是要先傳福音,先給萬民都有得救的機會,最後才有審判。故最重要的預備末日之道,是傳福音!

“靈修筆記

Top of the page

7/25

馬可福音 第14章  

經文要義

  • 謀殺耶穌的陰謀:1:逾越節是猶太人三大節期之一,在猶太曆正月十四日(陽曆三四月)晚上舉行,其後七天都要吃無酵餅,為除酵節。
  • 3-9耶穌受香膏:3「有一個女人」:是馬利亞(參約十二3)。5「三十多兩銀子」:接近工人一年薪酬。10-11猶大出賣耶穌。 l12-16預備逾越節晚餐13「兩個門徒」彼得和約翰(路22:8)。15「一間大樓」:應即馬可樓(參徒1:13;12:12) l17-26逾越節的晚餐。
  • 27-42在客西馬尼禱告:注意耶穌的情緒「驚恐,極其難過…甚是憂傷…」
  • 43-52耶穌被捕:47「有一個拔出刀來」此人即西門彼得(參約18:10)。51「有一個少年人」:應即本書作者馬可。
  • 61「當稱頌者」:指神,大祭司說話文雅,不直接稱神。65「說預言」即在蒙著眼睛時說出是被誰打。72「雞叫第二遍」:兩次相距約一小時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本章出現的人物很多,從他們各人身上可學到甚麼功課?
  • 那女人(馬利亞)打破香膏膏主為何稱為「一件美事」?此事啟發我甚麼?

默想應用

本章娓娓描述耶穌被賣、被捉拿的經過,其中還穿插著:

一、一個日期:祭司長「恐怕百姓生亂」,不敢在逾越節殺害耶穌(2),但耶穌是神羔羊,除去世人罪孽的(約1:29),必仍按日期被殺(林前5:7)!

二、一段時間: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三次禱告,極其傷痛,門徒卻三次都困倦睡著。到後來「時候到了…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」,再想陪主也不行了!求主助我與主「儆醒片時」,以免時候過去徒悔傷!

三、一件美事:馬利亞獻上香膏之舉被主稱為「一件美事」,因它是:

1.無價的:這瓶香膏是「至貴的」(3),同席的人以市價「三十多兩銀子」視之,並「生氣」,才是真「枉費」了香膏無上的價值。

2.絕對的:香膏裝在玉瓶中,使用時要「打破玉瓶」,一次用完。她給耶穌的是絕對性的、毫無保留的愛。「是他所能的」(8)。

3.及時的:耶穌說「…行善隨時都可以,只是你們不常有我」(7)意指:a「坐席的時候」不常,人生無常,要珍惜相聚時光; b.「安葬的事」不常:耶穌死後將復活,所以若要安葬祂應當在死前預先作。

耶穌說凡傳福音必述說這件美事「以為紀念」(9)。香膏裝在瓶中並不香,值三十兩銀子卻又沒用;打破獻給主,竟傳到普天下、香達2000年!

四、一個少年:耶穌被捉拿時門徒四散,一少年「丟了麻布,赤身逃走」(52),尤其狼狽。這就是作者馬可本人!他如實刻畫自己那夜懦弱倉皇之狀,以見證神在他身上改變的大能(參提後4:11)。你我亦皆有靈命的慘綠少年期,願我們裡面的麻布少年,早日長大成為寫福音書的馬可!

靈修筆記

 

Top of the page

7/26

馬可福音 第15章    

經文要義

  • 1-15耶穌被審問、被判死刑:1「彼拉多」:西元26-36年羅馬帝國派駐猶太地的官員。公會無權執行死刑(參約18:31),送羅馬巡撫才能治罪。
  • 16-20耶穌被兵丁戲弄:16「衙門」:指彼拉多在耶路撒冷的臨時官邸。
  • 21-41耶穌被釘十字架:21「亞歷山大和魯孚」:似為當時讀者熟識的人物。22「各各他」:是希伯來名稱,意為「髑髏地」;路23:33作「加略山」,則是從拉丁文轉來。23「沒藥調和的酒」:有麻醉作用。25「巳初」:即早上9時。33「午正到申初」:從正午至下午3時。34「以羅伊…」:為耶穌在世常用的亞蘭語。此段話引自詩廿二1節。36「醋」:為一種酸酒。蘸醋給耶穌喝有戲弄意味,但也應驗了舊約豫言(參詩六十九21)。
  • 42-47耶穌被埋葬:43「議士」:即公會的一員。44「彼拉多詫異耶穌已經死了」:人被釘在十字架上,通常要兩、三天才斷氣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耶穌被審問時只回答了甚麼問題?這與常理相合嗎?祂為何這樣?
  • 彼拉多為何提出巴拉巴供猶太人選擇?這對我作信仰抉擇有何警惕?
  • 耶穌是「救了別人,不能救自己」(31)嗎?祂為何不從十字架上下來?

默想應用

從本章我們看見三件事決定了耶穌死在十架上:

1.回答,或是不回答──甚麼罪名? 祭司長向彼拉多控告耶穌許多事,耶穌都不回答(3-4),唯獨承認最犯羅馬政府禁忌的祂是「猶太人的王」(2)。答,或不回答,耶穌是選擇要捨命為世人的罪而死的(參約10:18)。於是這就成為掛在十字架上的所謂耶穌的「罪狀」 (26),為耶穌作了最佳的見證:祂是王,不僅是猶太人的王,且是萬王之王!

2.耶穌,還是巴拉巴──誰的罪責? 彼拉多「原曉得祭司長是因為嫉妒才把耶穌解了來」,就找一個罪證確鑿的罪犯──巴拉巴,來和耶穌作對比(7-9,參太27:17)。馬太福音此名或作「耶穌巴拉巴」,可能此巴拉巴的名字也叫「耶穌」,故彼拉多意為:「你們要我釋放那個作亂的耶穌巴拉巴,還是這一個查不出有犯罪的“猶太人的王”耶穌?」不料猶太人竟然三次選擇要釋放巴拉巴,而釘耶穌十字架!耶穌死後復活,但殺害義人棄絕神的罪責,猶太人兩千餘年來承擔何重!求主使我們知所抉擇!

3.下來,或是不下來──懸掛多久? 十字架是最殘酷不人道的刑罰,主耶穌懸掛其上六小時(25、34),除肉身受非人能受之痛苦外,並飽受譏誚(29-32)──「現在從十字架上下來吧」(30;32重複兩次),仇敵的目的就是要叫他離開十架,廢掉神的計畫!但耶穌存心順服,以至於死(腓2:8),痛苦懸掛到申初,正是猶太人宰殺踰越節羔羊的時刻,他斷氣而死,真正成為逾越節的羔羊,被殺獻祭(林前5:7)!

靈修筆記

 

Top of the page


7/27

馬可福音 第16章   

經文要義

  • 1-8耶穌復活:1「…膏耶穌的身體」:猶太規矩要用香膏抹死人,再裹細麻布加香料(14:8、約19:40)。耶穌下葬時近安息日,手續未臻完善,婦女們故有此舉。2「七日的第一日」:即禮拜日。5「少年人」:原文可指天使。8「甚麼也不告訴人」:後來她們告訴了使徒(參路24:9)。
  • 9-20耶穌的顯現與升天:12「有兩個人往鄉下去」:就是往以馬忤斯的兩個門徒(路24:13)。14「十一個門徒」:猶大已自盡,故十二使徒少一人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哪些人得以首先見證主已復活?他們有何特徵?我符合這些特質嗎?
  • 主要我們「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,怎樣才能遵此命令?

默想應用

馬可保持他一貫的簡要筆法,將「耶穌復活這個石破天驚的大好消息寫得精煉精彩無比。其中幾點尤其值得深思:

一、誰能得主顯現?  在復活日當天就蒙主向他們顯現的人是:

1.始終跟隨的人抹大拉的馬利亞,雅各的母親馬利亞,撒羅米」這幾位婦女的名字也出現在15:40-41、47,是從加利利一路跟隨、服事主,當門徒四散之際仍守在十架下,還跟到墳墓前,不離不棄的。

2.預備整齊的人:安息日一過,即禮拜六晚上,她們便「買了香膏」預備整齊,要去膏抹耶穌的身體。路23:56還記有些是在星期五日落以前就買好的。她們早早預備,要來殮葬耶穌。

3.堅持到底的人往墳墓的路上她們「彼此說,誰給我們把石頭從墓門輥開呢?」(3),巨石當前,但她們堅持前行不輟,便得以「抬頭一看,卻見石頭已經輥開了」,是天使所為(太28:2),並向她們顯現。

4.蒙恩的人:三次否認主的彼得竟還蒙天使特別提及去告訴他的門徒和彼得說…」,並蒙耶穌向他顯現(見路24:34、林前15:3-5),則無任何原因,純屬恩典!

二、誰能奉主差遣? 耶穌被接升天,大使命則有待眾門徒去執行。誰能奉主差遣,去完成大使命?

1.相信的人:本章三次強調門徒不信耶穌已經復活,故遭耶穌責備(11;13;14),而信的人不但得救(16),並有五大神蹟隨著他們(17-18)。主以神蹟做為我們得以實行大使命的保證,我們只需相信。

2.聖靈充滿的人:但直到五旬節的馬可樓上,聖靈降臨,門徒才能得著能力去執行使命,廣傳福音。今我們也同樣需要聖靈!

本書從「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」(1:1)寫到「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」,以福音起頭,以傳福音暫停,福音的故事永無終了,今天主正要和我們同工,用神蹟隨著,去繼續書寫這美麗的福音故事!

靈修筆記

 

Top of the page


7/28

 詩篇73篇

經文要義

這是一首難得的哲理詩,和約伯記一樣,探討善惡與公義的問題。

  • 1:先提出結論,下文才說尋求的過程。「清心」:心靈純潔(詩24:4)
  • 2-16詩人的疑團:何以惡人興旺而義人受苦? 2「我的腳幾乎失閃」:指自己幾乎對神失去信心。6「強暴像衣裳」:惡人習慣施暴,像每天穿衣服般。15「以奸詐待你的眾子」:即摒棄盟約,不再是神子民了。
  • 17詩人解決問題的方法:他進入聖殿,向神傾訴困惑。這是轉捩點。
  • 18-28詩人獲得解答。18「安在滑地」:路太順便容易滑倒。21-22:懊悔自己如畜類般不智,竟嫉妒惡人。23「攙著右手」:表扶助保護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詩人的疑惑是什麼?我也想過類似的問題嗎?後來怎麼解決?
  • 本詩所提供的解決發法,和解答,是什麼?給我什麼啟發?

默想應用

  • 從詩人探索惡人亨通之疑問的過程,顯示了幾個重要原則:

1.疑惑要到神面前解:惡人為何反而飛黃騰達?神的公義何在?這是人生共通的問題,哲學; 宗教; 社會學都深入討論。詩人的智慧在於他「進神的聖所,思想他們的結局」(16-17)。此舉無疑是轉折的契機。包含:a.到神面前: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(箴1:7),人生的疑惑不怕你問,只怕你不來求問神,甚或求錯神。b.思想結局:若看表面;看經過,此問題都完全無解,只有從結局思想,才能釋懷。

2.公平要到永恆中求:所謂思想結局,還要再放大,到永恆中去思想,「遠離你的,必要死亡。凡離棄你行邪淫的,你都滅絕了」(27);而我行善絕非徒然,「祢…以後必接我到榮耀裡」(24),兩相對照,還有什麼不公平的?

  • 至於詩人所獲得的答案,包括:

1.順利不一定就是好(18):神是「把他們安在滑地…掉在沉淪之中」

2.成功其實很短暫(19):「他們轉眼之間,成了何等的荒涼」

3.發達可能無價值(20):人生如夢,「主啊祢醒了也必照樣輕看他們」

4.主同在勝過一切(23-24上):「我常與祢同在,祢攙著我的右手,你要以祢的訓言引導我」,主的同在;扶助;教導;引領,千金不換!

5.不看眼前看以後(24下):就算眼前吃虧,若「以後」進入榮耀,值得!

6.主是我永遠的福分(25-26):「除祢以外我有誰呢?」有主心滿意足。

7.獲益在於親近神(28上):「但我親近神是與我有益」

8.活著為要榮耀神(28下):「…好叫我述說祢一切的作為」

秉持這幾方面,人生庶幾可以無惑矣!

靈修筆記

 

Top of the page


7/29

詩篇74篇 

經文要義

這是首為國祈禱詩。國亡被擄,聖殿被辱,詩人求神拯救其民。

  • 1-11國家的苦況:1-3:百姓流離,土地荒涼。4-9聖殿聖殿被污被毀。10-11神沉默難測。4「豎了自己的旗為記號」:表明佔領了聖殿。9「標幟」:指神蹟奇事,或先知的預言,任何表徵以色列的記號。
  • 12-17祈求的基礎:列舉神的作為和大能,表明神是唯一的依靠。13-14「大魚」、「鱷魚」:指海怪,可代稱埃及,見賽27:1注。
  • 18-23祈求的內容:詩人求神記念他們,不要讓敵人繼續辱罵神的名。19「斑鳩」:指脆弱的選民。「野獸」:比喻仇敵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詩人在苦難中對神產生什麼疑問(參1;10-11)?我也有過這類問題嗎?
  • 本詩不像上篇在結尾獲得解答,詩人在似乎永無止境的苦難中如何保持信心?這給我什麼幫助?

默想應用

一、代禱的原則:這篇詩人的為國祈禱,顯示了禱告時要注意:

1.可詢問但不要懷疑:詩人對神問了許多問題(1;10-11),甚至感覺神已經「永遠丟棄我們」(1),但他從未懷疑神的救恩(12)和能力(13),也相信神仍顧念祂與選民所立的約。這是禱告的基礎。

2.可哀訴但不要苦毒:本詩前半都在訴苦(1-11),這不妨礙詩人禱告,因他只陳述苦況,沒有流於尖酸刻薄。禱告是向神傾心吐意,沒有規定要強顏歡笑,但苦情若演變成苦毒,禱告無法暢通。

3.多看神國少看自己:詩人所訴的苦情,超過2/3與聖殿有關(3下-9),其他則是關於神的百姓和產業,而未提到個人。他關心神的國度遠超過自己,這是他能持續代禱,且其禱告能幫助你我的原因。

4.多靠神約少靠勢力:為故國禱告,理應求主賜下爭戰之力。但詩人求神「顧念所立的約」,因守約施慈愛的神,必為他們爭戰。

二、信心的來源:敵人猖狂肆虐;苦難無止無休,詩人還能作詩禱告,表示他對神的信心未失。此乃得力於:

1.數算神過往的作為(12-15):從「神自古以來…」的秉性,和三個「曾經」所凸顯的事蹟,令人深得安慰,重振信心。

2.述說神彰顯的能力(13-15):祂曾用能力將海分開;打破大魚和鱷魚的頭,也曾分裂磐石,隨意控制水勢。這些超自然的大能即便為時久遠,也要常常記念,必能大得激勵,鞏固信心。

3.觀察神對自然界的管理(16-17):詩人想到祂掌管黑夜白晝、太陽月亮;定立地的疆界和季節時辰,不得不心生敬畏,常保信心。


靈修筆記

 

Top of the page

7/30

詩篇75篇 

經文要義

本詩說明「定人事在神」,因2-5節是代神發言,被歸類為先知詩。

  • 1稱頌神:「你的名相近」:這是禱告的基礎。
  • 2-5神向驕傲人宣告祂必行審判。3「曾立了」或作「穩定」。4「不要舉角」:不要高傲,自以為大有能力。
  • 6-8神掌管人事的升高或降卑。8:用喝苦杯的比喻警戒惡人。「酒杯」代表審判。「攙雜的酒」:叫惡人更受吸引,拼命去喝,直至喝盡。
  • 9-10稱頌神會消滅惡人,直到永遠。10「角」:代表能力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本詩從哪些角度形容神對於人事的掌權治理?這給我什麼提醒?
  • 因深感人的升高或降卑都出於神,詩人作了哪些回應?我呢?

默想應用

一、神的掌權:本詩集中刻畫神對於人事的掌管和治理,包括:

1.近距離治理(1):詩人用歡快的稱謝作開場,神並非高高在上袖手旁觀,祂的名藉著祂「奇妙的作為」與我們「相近」。祂是入世的神,且樂意親近人,就近管理著一切。

2.按日期治理(2上):「所定的日期」一字,說明神命定世事;並掌管時間。這是人所參不透的領域,充分顯示唯有神掌管萬有,人必須學會服在神所定的時間表之下。

3.秉正直治理(2下):神的判斷公正、精準,給人安全感,也使人知所依循──「義人的角必被高舉」(10)。神審判的標準在人的品德。

4.以大能治理(3):當大地和其上的居民都動搖融化之際,神牢牢握住地的根基。祂掌握萬事萬物,穩定一切。

5.從四方治理(6-7):本詩最著名的金句「因為高舉非從東,非從西,也非從南而來。惟有神斷定,他使這人降卑,使那人升高。」神不但掌管人的地位升黜;也掌管宇宙四方。人事的決定權在神。

二、人的回應:認識神的權柄後,最重要的是,人應當如何回應呢?

1.要讚美:本章節主題是神的掌權和治理(2-8),而以讚美開篇(1),也以讚美結束(9-10)。讚美是認識神掌權之人的本能。

2要謙卑:神警告人不可狂傲(4),但「唯有神斷定」(7)已顯示不是「人定勝天」,而是「神定勝人」,我怎可能還繼續狂傲自恃?

3要宣揚:2-8節詳細闡述神掌權之後,9節接言「但我要宣揚直到永遠」沒有宣揚,對神的認識不夠完全。同樣,讀經而若不去傳福音,也不完全!

靈修筆記

 
Top of the page
 


7/31

詩篇 第76 篇

經文要義

本詩讚美神勝利保衛耶路撒冷(1-6),可能指亞述敗退一事(王下19 章)

  • 1-3神的名聲。1「猶大」與「以色列」於此是並列的同義詞,非指南北國。2「撒冷」:耶路撒冷的古代簡稱。
  • 4-6神的能力。4「野食」:指獵物,也隱喻敵人。5「心中勇敢的」:指心中頑梗不化的敵人。「長覺」「沉睡」:均指死亡。「措手」:即還手。
  • 7-9神的審判。9「謙卑的人」:可指被欺壓的困苦人。
  • 10-12向神還願和奉獻。10:人的忿怒無法阻擋神,反增祂的榮美(參出9:16;18:11)。但神也禁止人過度發洩餘怒。

問題思考

  • 本詩稱頌了神的那些層面?我經歷過神的這些屬性嗎?
  • 5-6;和8-9對比了哪兩種人?在神面前有何不同下場?我屬於哪一種?
  • 本詩又提醒我們面對神的偉大本性時應有那些回應?我有嗎?

默想應用

一、神的本性:在猶大神為人所認識,我們認識神的

1.神偉大(1下):祂的名就是偉大。

2.神同在(2):祂的帳幕、居所在錫安,也在全天下人間(參啟21:3)

3.神得勝(3):祂折斷弓上的火箭…再進步的兵器也不能勝過祂!

4.神榮美(4):神比一切富藏獵物的山更榮美;在敵陣前也大顯光華.

5.神無敵(5-6):無人能用自以為是的勇敢抵擋神,所有英雄美人、坐車的騎馬的有權有勢的,都將長睡、沉睡,無一能向神還手!

6.神可畏(7):神威嚴可畏,無人能在祂面前站立得住。

7.神審判(8-9):這是詩篇重要主題,本篇顯示:a.審判的來源─「從天上…判斷,神起來施行審判」:撒旦或巫術會攻擊我們,但只有神有權柄按公義審判人。b.審判的目的─「要地上一切謙卑的人」。c.審判的範圍從一國一城(1-3),擴及「地上」,和「一切」謙卑人。

8.神治理(10):神掌管一切,包括人心。連人對神的忿怒,神也可以使用來增進自己的榮耀。何等奇妙!

二、人的本分:基於上述,詩人不禁轉而呼籲人應當:

1.許願並還願(11上):許願表達禱告的迫切。而所許的願即是與神所立的約,必當履行。

2.奉獻並貢獻(11下):人不但獻禮物(presents),且是貢物(offerings)

3.敬畏並畏懼(11下-12):神是「可畏的主」(參詩2:11)。人常以為舊約才講敬畏神,新約的神只有慈愛,但神從未改變,新約所啟示的永恒層面更加令人生畏(參啟15:4)!

靈修筆記

 
Top of the page